欢迎进入:好学通执业药师网!
城市: 全国 北京 新疆 天津 河北 内蒙古 西藏 山西 青海 湖北 宁夏 福建 湖南 云南 江苏 安徽 山东 上海 浙江 江西 四川 广东 河南 重庆 更多
你的位置: 主页 > 执业中药师 > 模拟试题 > 正文
显著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和改善生活环境
发布时间:2019-07-07   执业药师
导语:乡村尊师传统式微的第二个原因是乡村学校教育的衰落。
 

在乡村社会弘扬“尊师重教”传统美德
【图语:尊师重教】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中,承担开启民智天职的教师历来享有崇高的地位。今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教师地位又进行了充分的界定。然而,我国教师的实际地位并没有如人们给她的美誉那般高,近几年在乡村社会较普遍存在着“重教不尊师”的现象。

  警惕乡村社会“重教不尊师”现象

  时下乡村老百姓非常重视教育,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许多家长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县城甚至乡镇上学,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可谓是强烈的。当然这里的优质教育资源已经不是校舍,而是教师和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很多家长即使陪读也要把孩子转学到镇上,而不愿意把孩子送到离家近且校舍环境不错的村小。有的老师谈到,老百姓看到老师少了,自然会担心教学质量。所以,当今村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来自老百姓的信任危机。虽然从逻辑上说重教就得尊师,因为老百姓所追求的优质教育主要是对优质师资的追求,但实际上教师普遍反映当今社会和家长不尊重教师。在一次调研中,老师们反复提起的一个例子是:老师们到镇上去买菜,如果讨价还价,小贩总是会不屑地说一句:你是老师吧!现在社会的价值观转变很大,社会上普遍形成的风气是通过经济地位和所拥有的公权力带来的社会地位来判断人的社会身份。乡村教师由于缺乏较高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在老百姓心目中失去了应有的尊严。

  乡村尊师传统式微的第二个原因是乡村学校教育的衰落。这里说的衰落并不是从历时性的角度指乡村学校由较好的发展态势转变为较差的状态,而是从共时性角度看,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乡村学校的落后状态。乡村教育教学质量与城市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不论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是综合素质教育方面。一旦学校教育质量不能满足老百姓的期望与需求,乡村教师在老百姓心目中价值感的下降便是正常的事情了。

  乡村教师去乡村化也促进了乡村尊师传统的式微。如今的乡村教师职业认同与忠诚度产生了明显的分化。50岁以上的教师对乡村怀有天然的亲近感,这些教师不仅在乡村长大,家也在乡村,他们的根就在乡村,心也在乡村。他们不会考虑离开乡村到城市生活,虽然不能说他们以校为家,但他们对乡村学校和教师职业是认同的。对于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来说,虽然他们基本上成长于乡村,但是经过城市学生活的洗礼,在城镇化大潮的助推下,他们的心早已留在了城市。他们会认为自己是乡村社会和学校的过客,在身份上并不认为自己属于乡村学校。所以,年轻教师是“漂”在乡村的。虽然部分教师是认同教师职业价值和意义的,但是他们对乡村学校缺乏忠诚感。

  此外,乡村教师素养不高也是导致乡村尊师传统式微的原因。这些年来,乡村教师招聘门槛低、“非精英化选拔”趋势明显。由于考取教师资格证难度小,再加上各级政府迫于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多非师范类的、综合素质低的大学生进入教师队伍,导致教师的敬业精神、专业技能、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等下降明显。教育管理部门、学校领导、家长对部分新补充教师颇有微词,认为不能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师范生相提并论。可想而知,如果教师不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何才能得到老百姓的尊重。

  提高乡村教师素质与地位

  乡村社会“重教不尊师”现象的产生,既有来自社会的外部原因,也有来自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内部原因,不同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产生叠加效应。发展作为神经末梢的乡村小学与小规模学校是补齐我国教育发展短板、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建设美好乡村的重要文化力量。所以,在乡村社会弘扬“尊师重教”传统美德就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要显著提高乡村教师津贴补贴水平,改善生活环境。全国实施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水平经验表明,当把补助标准提高到1000元左右时,就能够让当地教师安心从教,就能出现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的喜人局面。要大力加强特困地区乡村教师住房保障能力。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工作在条件最艰苦的地方,给予其住房上的保障是合理而必要的。要科学规划,加快乡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力度。不仅在乡镇建设足够的教师周转房,而且在需要新建教师办公室和宿舍的重点村小也可以建设面积适当、功能较为完善的教师周转房,给教师提供舒心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而提高乡村教师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其次要提高学校领导与管理水平,增强办学活力。如今家长对学校教育期望高,青少年成长环境和心理特征的复杂性也明显增强,致使教师职业压力大,学校要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联系,营造宽松的教师从教环境。同时,乡村小学要重拾教育信心,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在课外活动、体育和艺术等诸多方面要潜心发展,使得乡村小学发展成为能够体现地方文化,具有一定教育思想,有办学特色的精致化学校,在良好的学校环境中提高教师对乡村学校的心理和文化认同。

  最后要为乡村学校补充真正合格的教师。在显著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和改善生活环境的前提下,遵循教师队伍建设规律,加强与规范教师资格考试,招聘的教师首先要具有乡村教育情怀,认同乡村教育的价值,愿意走出校门与乡村社会打成一片,具有与老乡打交道的意愿与能力,具有服务乡村社会发展的愿望;还要有合格的专业基本功,丰富的学科知识与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和为学校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能力。具备合格的教育教学能力是一名乡村教师赢得社会尊重的核心。

  乡村教师要严格履行教师职责,教书育人,使乡村儿童获得应有的成长与发展。这是教师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如今的教师工作外在规范性很强,教师习惯了在各种管理制度与绩效考核要求下工作,但乡村学校由于地处偏远,上级的管理经常不到位。这就需要乡村学校有较好的管理水平,乡村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自律和利他精神,切实履行好教书育人职责,以学生的良好成长与发展赢得社会的尊重。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